金鑫小说集《阿米走步》读后
2014-7-17发布
以我之怀,释尔坚冰
金鑫2008年开始发表小说,在此之前,他当过记者,从过政,后来还经起了商。无论是做什么,他都能埋头做出一番令人艳羡的成就来。这说明他首先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这样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让他也变成了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到目前为止,他已有长篇小说《黑土生金》、电影剧本《天法》、小说集《阿米走步》等近百万字的作品面世。
金鑫2010年出版的作品集《阿米走步》由《阿米走步》、《谁先住进去》、《核!合!和!》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这本书入选了2010年中国海外图书目录,金鑫带着它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
“阿米(ami)”和“走步(CHOGBO)”分别是法语和藏语中“朋友”的音译,而小说《阿米走步》讲述的也正是这种跨越了时空和种族的人类共同情感。从一开始,作者就让故事陷入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一个来自法国的自行车教练皮埃尔即将带领一群藏族运动员冲刺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在欢迎仪式上,实力最强的两个队员贡布和卡玛就认出了这个在一次国际比赛中使用技术阻挡使他们与前三名失之交臂的老对头。随后,作者便让这三个男人以天使般美丽的姑娘海珠为媒介开始了极其微妙的相处,并进一步细化矛盾冲突,从而推动情节不断发展。贡布和卡玛在解放前是主仆关系,受藏地陈旧观念的影响,贡布在训练中宁可接受皮埃尔严酷的惩罚性训练,也不肯背起卡玛。贡布自小钟情于卡玛的妹妹海珠,而按照旧习,海珠理应接受贡布的求婚。然而,海珠却在朝夕相处中与皮埃尔发生了恋情。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三个男人之间始终弥漫着隐隐约约的火药味,并最终将三人逼向了一场“赛后赛”——登雪山,从而完成了最终的和解与救赎——一场暴风雪后,贡布冒着生命危险将卡玛和皮埃尔一一背出了险地,那些世俗的等级观念和潜藏心底的仇恨由此荡然散去,唯有湖水般澄澈的真情在大美青海的广袤天地间流淌。这是人性的呼唤,是真善美的胜利。如果说,三个男人的冲突彰显了力量和速度的强悍之美,那么,海珠的存在则给这强悍注入了一份恰当的阴柔,使情节发展张弛有度,开合自然。这恰如故事的背景一样,既有巍峨险峻的雪山,也有美丽温情的湖水。
《谁先住进去》写于汶川大地震之后,作者用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语言塑造了两个呼之欲出的形象——黄老汉和蔡老汉,并通过他们表现了陇南灾区百姓在大难面前的勇气和担当。黄、蔡两个老汉就如相伴一生的两条蛇一样,既相互撕咬又谁也离不开谁,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像两只有力的大手,同时托举着乡亲们的过去和未来。在饥馑的年月,他们让乡亲们填饱了肚子;改革开放后,他们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在大灾之后,他们筑起了乡亲们物质和精神的家园。令人深思的是,对汶川地震这么重大灾情中的人和事,金鑫并没有如我们常见的那样满含热泪地去讲述,甚至没有去严肃地表达,而是剑走偏锋,通过两个老汉戏剧化的对话和争斗,在近乎喜剧的气氛中将故事往前推进。细思之,除了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外,这其中蕴藏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两个老汉争斗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更多地担当,作者显然在强调一点,那就是在灾难面前,与其咀嚼苦难,毋宁振奋精神。
《核!合!和!》是战争反思题材小说,它让我想起了电影《紫日》中那凄美的画面和血腥的枪声。然而,与这部经典影片不同的是,金鑫将镜头推后了几十年,把焦点放在日本普通民众的身上来反映“二战”中广岛核爆给日本民众心头留下的经久阴云,反思这场战争对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创伤。小说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通过主人公九太郎和美枝子的身世,把中、日、美战争各方均传唤到了一起,并把人类悲剧的命运聚合到两个人身上。就战争本身而言,正义与邪恶早就渭泾分明了,但就人物命运来说,这场审判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人生在世犹飘蓬,何论前生风与尘,你所有的抗争和呐喊在命运面前都是徒劳的!九太郎怀着深深的仇恨却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对象,后来就将报复行动落实到了驻日美军身上,可越是这样,他的内心却变得愈发痛苦和苍茫。最终,他选择了绝食自尽,并通过电视讲话和给妻儿、父亲的书信表达了内心的自省和宽恕。这具有象征意味的行为,托出了小说作者的心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有了断仇恨,才能把握未来。小说翻译成日文后,受到了日本文化界的广泛瞩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等认为,这是一部超越了时代和种族成见的作品,具备拍摄一部世界性大片的基础。
《阿米走步》一书形式上采用中英文对照出版,充分考虑了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推荐函评价说:“《阿米走步》意蕴深刻高远,文风新颖质朴,翻译严谨细致,以‘朋友’为主旨,充分反映了真善美的人间真情。”目前,这三部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剧本,有的已进入制片环节。
在这个世界上,尽管充满了太多的不平和仇恨,我们也见惯了世态的炎凉和人心的险恶,然而每每掩卷沉思,却总能感受到一股暖流正从内心缓缓淌过,也许这正是金鑫给读者的给予和期待——他试图用自己的良知去温暖世道人心。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这种努力无疑是微弱的,甚至可能会被世道的冰冷所淹没。但是作为一位作家,他笔底文字的力量却绝对不能小视,因为诚如卡夫卡所言:“书是一把能击破我们心灵坚冰的利斧”,所以金鑫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并在希望中保持起码的品质。